国家领导人风采谨编选当代领袖的几则最新故事,来丰富我们的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胡锦涛主席的“请指正”!胡锦涛 4 日下午看望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民进和民盟界委员,听了民盟委员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作“抓住新能源汽车战略机遇,促进中国交通能源转型与汽车产业振兴”发言后,坦言自己不是学这个的,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随后,他谈起不久前在加拿大参观新能源汽车的情形,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讲起发展新能源汽车。说完之后,又特意对欧阳明高说:“我们是校友,讲得不一定对,请你指正。” 不少媒体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把它作为两会花絮加以报道。胡锦涛的一句“请指正”,反映了他身上谦虚的美德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也赢得了网上一片赞誉,这本在意料之中。不过,从网友博文和评论看,大多数人仅限于赞扬声声,如果仅仅把胡锦涛说“请指正”理解为显示自己的谦虚,只怕有误读之嫌。 这要看看人大会政协会是干什么的。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各界精英共商国是参政议政的盛会,参会的几千代表委员中,很多是各行各业的出类拔萃者。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个角度层面提出政见建议,无论谁当国家领导人,都不可能做到通晓皆知。正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胡锦涛说声“请指正”,其实更多的是说明两会人才荟萃这个事实。延伸出去看,就是决策者要甘当学生,多听指教,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才能从“不一定对”到“对”,让决策真正做到科学化 看清了这一节,我们再来谈谈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什么“请指正”会成为新闻?或者说为何很多领导干部说不出这一声“请指正”?人们常有这种感觉,越是高层的领导,起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像温总理在线聊天,坦承“讲得不一定对”,政治局常委集体学习请人讲课,更是甘当学生。反倒是一些县乡小吏,俨然权威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空气,什么会都敢发言,什么事都敢决定,就是听不得一句劝,更听不得一句指教(上级除外)。这个问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官场积弊了。如果胡主席的“请指正”能够上行下效起来,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应该更有把握! 第二个问题是,为何胡主席说了“请指正”后没有人真的去指正?一方面,自然是如陈自力委员所说的,胡主席虽然对汽车行业不是很熟,但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把握还是准确的,所以大家觉得无从指正无可指正。但从另一方面看,只怕是胡主席虽然在谈汽车时没有说到位,在场的委员们还是无一敢去当面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