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2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3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1 传统文化的特点 2 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3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4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5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1 分析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2 联系实际,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 3联系具体事例,说明应如何正确继承、发展传统文化 4 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1 提高归纳与分析能力。例如: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 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 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例如: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继承传统文化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我们要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课程标准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备考指要本课所涉及的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的作用”“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考查。在复习过程中应系统梳理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价值以及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学习重点难点】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明晰传统文化的作用、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学习方法】自主复习、讲练结合【学习过程】一、学习启动:孝道思想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文化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 古代孝文化中包含的“父慈子孝”、“敬老爱幼”、“明礼诚信”、“与人为善”等,具有永恒的价值。孝文化精华与糟粕混杂,应对其有扬有弃,革除传统孝道中“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和“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找回其有助于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根本意义。传承古代孝文化,必须“扬弃”。22 岁留学生割肝救母孝感天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母亲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