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研究2009 年,第 8 期基于微型化学实验论文的命题*陈 凯1, 周志华2(1.南京晓庄学院化学系, 江苏南京211171; 2.南京师范大学化科院, 江苏南京 210097)文章编号: 1005-6629(2009)08-0091-04中图分类号: G424.74文献标识码: B2008年上海高考第12题取材于笔者在 《化学教学》 发表的论文 “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1], 该题依据实验中的现象, 由于采用简单易行的微型化学实验操作, 实验真实性得以显现, 在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基础上更加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自从29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实验试题采用微型化以来, 国内各类化学试卷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以微型化学实验为背景的题目。 试题中的信息在学生中快捷、 广泛地传播; 从以微型实验为情境的化学习题入手, 另辟蹊径, 可以展现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应用, 表达绿色化学的设计理念。从期刊的影响力出发, 笔者从目前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权威的三刊 (《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 以及以实验仪器研究为特色的期刊 《教学仪器与实验》 中的微型化学实验论文中取材, 从不同角度出发编拟化学习题。1 以微型反应装置创设情境如同常规实验装置的组装目的一样, 微型实验仪器同样可以完成气体的制备、 物质的合成、 气体的干燥和净化、 尾气的吸收等基本操作。 以此创设化学试题情境, 考查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表面上看, 只是提供给学生化学常规实验装置的缩微化,但仪器的微型化给解题带来了陌生感, 尤其是仪器体积小带来的特殊操作细节, 例如试剂的取量、 反应程度的控制、 尾气处理等———这些都是实验论文作者阐述的实验注意点, 也恰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容易忽略的因素。例1、 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采用常规仪器进行制备和性质检验, 常因气密性不佳而对环境产生污染。 周老师采用六孔井穴板和注射器组装出以下微型反应装置 (如图1所示), 向各井穴加入指定的试剂与物料,然后用生料带缠绕井穴塞1-2圈后插入6 孔井穴板的井穴中并旋紧塞子,使井穴塞紧密地盖住井穴, 以细乳胶管把前一单元出气管与相邻单元的进气管逐一连接起来, 保证没有硫化氢泄漏。 该实验无需通风橱即可进行, 对反应废物摸索了实验后处理方法, 体现了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2]。(1) 1号井穴里装有少量FeS固体, 实验装置按图搭建完毕后, 把吸有稀硫酸的注射器缓缓下推,就可以有连续平缓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