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 2013 高三一轮精品复习《第 18 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2》教练一体教学案史料二 1949 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 0.2%,苏联的 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 7.3%,苏联的 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 0.02%,苏联的 0.36%。[信息解读] 史料说明中国重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史料三 [信息解读] 该图表材料反映了到 1952 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视角 2 工业化启动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史料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 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 而苏联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 年版[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工业化启动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因素:重工业基础薄弱;现实因素: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外部因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视角 3 “一五”计划以东北做为重点建设地区的原因史料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 20 世纪 40 年代末,大约有人口 3 000 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0%以上。[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的原因有:地理: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接壤;资源: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基础: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视角 4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特点(1)内容:“集中主要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特点① 优先发展重工业;②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主题二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视角 1 变革生产关系的原因(1)个体分散生产无法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变 分 散 为 集中生产(2)防止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复发;——变农民土地私有为公有(3)为了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变资本主义私有为公有视角 2 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史料 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