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学习目标] 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振、图、室、诏、穷、阵”等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讨论法[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着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共 245 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相关背景见《点金训练》26 页 3、写刺客的句子和咏荆轲的名句“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第一课时一、预习案1、通读课文两遍,边读边勾划课文下面的注释。2、读准字音,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字音字形、通假字和成语.详见《点金训练》26 页上一、三、六部分,并把它摘抄注释在课文中。二.探究一: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结构。第一部分——开端( ):第二部分——发展( ):第三部分——高潮( ):第四部分——结局( ):三、探究二:研读第一部分1、 重点词句解释(解释加线词,并翻译整个句子)①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②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1③ 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 意:情意。 2、内容分析:(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