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康乾盛世罗浮中学 蒋志靖 近年来,一幕幕康乾盛世的动人故事,频繁地出现在影视剧的荧屏上,其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场面壮观,甚至令人神往,一时间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广泛兴趣与关注。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思考:应如何正确地客观地评价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它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呢?一、一个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才可以被称为盛世呢?为何有康乾盛世之说?盛世是中国人不解的情结,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乱,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这样几个: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提法由来已久,有时也叫“康雍乾盛世”。清朝(1644-1911 年)存在 268 年,总有十个皇帝,位居二、三、四位的康熙在位 61 年,雍正在位 13 年,乾隆在位 60 年(1735-1796),共 134 年,占了清朝的一半。这一时期(1661-1721),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迹。二、康乾盛世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国家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清代以前,统一问题,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和中原地区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像北方游牧民族,自冒顿一统漠北,即在蒙古高原建立相对统一的政权组织,与中原地区相抗衡。元朝有过全民族的大统一,但不久即被推翻,继之而起的明朝,又不得不修长城以御蒙古。只是到了清朝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康乾盛世从此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即所谓“鼎盛”、全盛时期。著名学者王鸣盛在《平定准噶尔赋》赞扬清廷:“天祚神圣,六合雍和;中外提福,环宇一家。言语轨齐于要荒,声教讫于幽遐”,即是对这种繁荣景象的生动描述。中国的疆城版图在这个时期基本奠定下来,这对清朝乃至近现代中华民族抵御列强侵略具有极其重要的。在这一方面,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确很有作为,他们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如:康熙帝:平定三藩,平定漠西蒙古噶尔丹的叛乱,派施琅率军入驻台湾,设台湾府,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也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册封西藏宗教首领以王世班禅并规定册封制度;两次抗击沙俄,组织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规定了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