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 3 节 摩擦力 教学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编者: 日期: 2012 年 7 月 27 日第一部分: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静摩擦力的概念,理解产生条件。2.理解滑动摩擦力,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知道动摩擦因数及影响因素。4.通过生活实例,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及现象的体验过程去探究物理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采用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动手实验、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欲望;第二部分:自主性学习复习回顾:1.人们把 称为力。力是 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弹力产生的条件: 计算弹簧弹力的公式 新课预习: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 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静摩擦力(1)在教材 57 页图 3.3-1 甲乙两图中,两个物体只有 ,而没有 ,这时的摩擦力叫做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 ,跟物体 (3)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 F 在 与 之间,即 3.滑动摩擦力(1)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 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 ,并且跟 相反。(3)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成正比,也就是跟 成正比,F 表示 ,表示 ,则有 。其中 叫做 ,它的数值跟 有关。 4.滚动摩擦是 产生的摩擦。当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 。(三)自主性学习效果检测1.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C.摩擦力的大小和弹力大小成正比 D.弹力的方向一定和摩擦力方向垂直2.运动员握住竹竿匀速上攀或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则( )A. B. C.向下,向上 D.、均向上用心 爱心 专心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向右运动,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 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三者相同B.乙最大C.丙最大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重力为 20N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 0.1 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 10N,方向向右的 水平力 F 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2N向左B.2N 向右C.10N 向左D.12N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