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堂邑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堂邑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11
山东省堂邑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11
山东省堂邑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11
山东省聊城市堂邑中学 2013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 11 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 年)(1)困境:除东三省,全国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困境出现的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破坏。(3)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2、一五计划(1953—1957)[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1)优先发展重工业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中国重工业的基础薄弱(历史因素);巩固国防的需要(现实因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外部因素)B.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因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原因——东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靠近苏联便于吸收苏联的经验、东北工业基础比较好。)C.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2)三大改造(1953—1956)A.内容(对象):农业、手工业-----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由个体转为集体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所有制——由私有制转为公有制、经济体制——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的经济体制、分配制度——平均主义]B.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C.影响: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1956) (1)内容 主要矛盾: 其实质: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工作任务:发展生产力,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意义:成功的探索(但是八大的路线未能坚持) 2、八大二次会议确定了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反映了人民加速经济发展的愿望,具有“左”倾冒进思想倾向) (1)大跃进运动:A.内容:工业——以钢为纲,大炼钢铁;农业——以粮为纲,大放卫星B.特点:高速度(超英赶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C.过失: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的比例失调,忽视了社会客观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的基本国情。 (2)人民公社化运动 A. 特点:“一大二公” B. 过失: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堂邑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