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一语文《史记》选读第 1 课《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1 鲁人版【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重点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体会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1、司马迁(公元前 145—公元前 87?)字 ,夏阳(今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 、 。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史记》原名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分 、 、 、 、 表等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先生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阅读课文第 1 至 2 段。 1、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 2、“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求人可使报秦者”,有何作用? 4、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 5、叙史贵简。从这个原则出发,能不能将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话改写为 “于是缪贤荐蔺相如,王许之”?原文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6、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分析表现了蔺相如什么特点。 7、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 【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A、基础积累(一)通假字 ① 可予不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 (二)词类活用① 完璧归赵 ②宁许以负秦曲 (三)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1、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2、①何以知之 ②君何以知燕王. 3、求人可使报秦者 14、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四)一词多义 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则幸得脱矣 ③ 而君亦幸赦臣 B 句子翻译【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课时)2课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了解作者司马迁和《史记》及“合传”3、学会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常用词,体会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学习过程:【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1、司马迁(公元前 145——公元前 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