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球公转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和特征。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①__________。(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 (2)周期:一恒星年:② ________________。(3)速度:近日点 A 点,最③______;远日点 B 点,最④________。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⑧__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自主合作探究黄赤 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运动产生地理意义的关键要素之一,对其理解应重点关注以下“一关系”“一影响”:1.明确黄赤交角与几组数据的关系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生用 10 分钟完成自主学习,对于疑惑点用红色笔勾画出来。(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明确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 响1.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 8°,每移动 1°大约需要 4 天。2.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其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因此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直接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的变化,进而影响昼夜 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他。例 1 下图中 XOY 为地轴,MN 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A.∠XOF B.∠TOF C. ∠FON D.∠TON(2) 按 地 球 上 “ 五 带 ” 的 划 分 , 图 上 ST 与 EF 之 间 为 带。(3) 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 MN 向北移动到 EF,再由 EF 向南移动到 MN的过程 中,在 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 化规律是什么?(4)(多项选择)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为 0°,这时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五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 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反思 、提升:读地球公转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地理现象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京白昼达一年中最大值北京天安门升旗时间为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