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教学案特点)。4.防灾与减灾(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课前预习案】(见非常学案 p1、p4 认真预习,并仔细把空填完)【课上探究案】1、 自然灾害的形成需要具备那两个条件?2、 自然灾害具有哪两种属性? 3、 如何理解自然灾害系统?4、 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5、自然灾害的分类思路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类思路也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标准包括种类按成因分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人为诱发灾害等按表现特征分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按发展过程分原生灾害、次生灾害等按承灾体的性质分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按损失程度分轻度灾害、中度灾害、重大灾害等即时训练 1.下表反映了粤、渝、新、晋四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种灾害发生的强度(☆号越多,代表灾害强度越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灾 害 种 类省区甲乙丙丁粤☆☆☆☆☆☆☆渝☆☆☆☆☆☆☆☆☆新☆☆☆☆☆☆☆☆晋☆☆☆☆☆☆☆☆☆☆☆(1)判断甲、乙、丙、丁四种灾害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丁 ____________。(2)酸雨属于自然灾害吗?请说明判断理由。6、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含义归纳如下:特点含义突变和渐变双重性自然灾害大多具有突发性特点,但发生、发展又往往表现为缓慢孕育、突然爆发、逐渐消退的渐变过程联系和分异双重性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各次自然灾害之间、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自然灾害的分布又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自然和社会双重性自然灾害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难免和可防双重性引发自然灾害的原动力是自然所固有的,目前人类无法改变其进程,但人们可以认识它们的发生、发展规律,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规避风险,减少损失7、.自然灾害的规律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灾害强度规律表现(含义)举例空间分布的规律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灾害、不同的灾害组合和不同的灾害后果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区,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时间分布的规律性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各种自然灾害总是存在着在某些时间发生或增多,而在另一些时间不发生或少发生的不均匀分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