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 专题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1.能够理解本词的写作意图,领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慨。2.能够说出本词中运用的典故的含义及用典的目的,体会辛词的豪放风格,学习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3.学习并运用对比手法进行片段习作。1.连线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军事家、政治家。一生投身于抗金御敌、恢复中原的大业之中。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作品:诗今存 130 余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与其词相同。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 600余首。代表词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文多为奏议类的应用文字,代表作有《美芹十论》《九议》等。2.探寻背景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时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1205)秋。当时韩侂胄把持朝廷权力,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他于嘉泰三年(1203)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其为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韩侂胄抗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雪耻复国的一贯志愿,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只不过是以“伐金”作为政治赌博的筹码。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览景有感,于是写下了此词。1.识字注音(1)重点字舞榭( ) 巷陌( )封狼居胥( ) 佛狸祠( )拓跋焘( ) 元嘉( )(2)多音字12.字形辨认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1)赢得仓皇北顾(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特殊句式(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气吞万里如虎(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答案:1.(1)xiè mò xū bì tāo jiā(2)bì fú fó hàng xiàng fǒu pǐ2.佛狸祠/拂晓/狒狒 戈壁/摇曳 亭榭/凋谢 难堪/湛蓝3.(1)名词,太阳/名词,山的南面 (2)名词,宋代行政区划名/名词,思想或行动的途径/名词,车 (3)动词,看、望/动词,拜访/副词,表反问,难道 (4)动词,似,像/动词,及,比得上/副词,仅,只4.(1)名词作状语,向北 (2)名词活用作动词,吃饭5.(1)被动句 (2)状语后置句 (3)倒装句 (4)倒装句21.辛弃疾开篇第一句,写的就是“千古江山”,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曾写到“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