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城区第二中学 2014 高中化学 2.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4 [教学目标] 1.化学平衡图像的特征分析2.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研究的重要思维方法一、怎样分析图像: “系、点、态、势”要看清,平衡跟着大者行。(1)系: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2)点:看特殊点如原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拐点)、交点、接点等.。有一系列问题值得去好好思考,如该不该通过原点?有没有最高(或最低)点?为何有转折点、交点等?分清“渐变”和“突变” ,看曲线连续还是跳跃,以搞清“接点”。(3)态:看物质的聚集状态,特别是研究与压强有关的问题时,要看清是否是气体。 (4)势:看变化趋势,要注意变化的方向、趋势、程度,.如考虑是直线还是曲线?是上升还是下降?若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直线,斜率是否相同?……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思考清楚。.(5)平衡跟着大者行:谁大跟谁行,相等即平衡浓度:变者为突变,不变为渐变;压强: 增压都增大,大者变更大,减压都变小,大者变更小;温度: 升温都变大,吸热变更大,降温都变小,吸热变更小;催化剂:触媒等增大,平衡不移动,时间改变了。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1、组成(含量 w% n c α%)—时间图像 例 1. 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nB(g) pC(g) △H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 t、温度 T 和压强 P 与反应物 B 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 B%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正 确的是( ) A.T1<T2,P1>P2,m+n>P, △H>0 B.T1> T2,P2>P1,m+n<P, △H>0 C.T2> T1,P2>P1,m+n<P, △H>0 D.T1> T2,P2>P1,m+n>P, △H<0 解析:①根据达到平衡的时间长短,可断定 T2<T1,P2>P1 ② 根据“平台”高低,可断定低温有利于 B%增大,说明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正反应为吸热,△H>0 高压有利.B%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移,故 m+n<p. 由此可知,本题答案: 小结:先拐先平,拐点平衡;高温高压,平衡先达;看清坐标,含义要清。2、组成(含量 w% n c α%)―条件(温度、压强)图像例 2. 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s)+G(g) 2R(g) △H>0 在图中 Y 轴是指( )A.平衡混合气中 R 的质量分数 B.平衡混合气中 G 的体积分数 C.G 的转化率 D.L 的转化率 解析 由图象可知:T↗,Y↓. G%↓,R%↗. 由反应可知:T↗,平衡正移. 反应物 α↗.答案: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