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实验高中 2007 级导学案——推理与证明2.3.1 数学归纳法(一)学习目标: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并能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格式书写.学习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学习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自主学习:一. 知识再现1 综合法: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求证的命题.综合法是一种由因所果的证明方法.2 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追溯导致结论成立的条件,逐步上溯,直到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和已知条件或已知事实吻合为止,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分析法.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3 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二. 新课探究1.定义:设是一个与正整数相关的命题集合,如果(1)证明起始命题(或)成立;(2)在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推出也成立,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2.数学归纳法步骤:① 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0时命题成立;② 假设 n=k(k≥n0, 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 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n 都成立. 三. 例题解析例 1 数学归纳法证明 13+23+33+…+n3= n2(n+1)2证明:① 当 n=1 时,左边=13=1,右边=,故等式成立.——② 假设 n=k(,且 k≥1)时等式成立.即 13+23+33+…+k 3+=k2(k+1)2成立.——则当 n=k+1 时,13+23+33+…+k 3+(k+1)3= 教师备课学习笔记用心 爱心 专心=.即当 n=k+1 时等式也成立.——综合①,②,对一切,等式都成立. 例 2.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记 f(n)=(1-a1)(1-a2)…(1-an),求 f (1),f (2),f (3).推测 f (n)的表达式,并证明你的结论.解:f (1) =1-a1=1-f (2) = f (1)·(1-a2)=f (3)= f (2)·(1-a3)=——由此猜想:f(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① n=1 时,已求得 f ⑴ =,又,因此猜想正确.② 设 n=k( k≥1,)时猜想正确,即 f( k) =正确.则当 n=k+1 时,f( k+1)=f( k)·(1-ak+1)==即当 n=k+1 时猜想正确.综合①,②,f( n) =对一切都成立.课堂巩固教师备课学习笔记用心 爱心 专心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x+x2+…+x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