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时 子集、全集、补集(一)【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的意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和掌握它们的符号表示;3.子集、真子集的性质.【课前导学】一、复习回顾表示集合常有两种方法:______法和______法.______法就是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_____号“_____”起来;______法是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在______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______,在此后面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_____性质.二、巩固练习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① {-1 , 1 , 2} ②{数字和为 5 的两位数} {14 , 23 , 32 , 41 , 50} 2、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3、用列举法表示:“与 2 相差 3 的所有整数所组成的集合”={-1 , 5} 三、问题情境【问题】观察下列两组集合,说出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关系(共性)(1)A={-1,1},B={-1,0,1,2}; (2)A=N,B=R;(3)A={为北京人},B= {为中国人}; (4)A=,B={0}【设问】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吗?【课堂活动】一、建构数学:通过观察上述集合间具有如下特殊性:(1)集合 A 的元素-1,1 同时是集合 B 的元素;(2)集合 A 中所有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3)集合 A 中所有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4)A 中没有元素,而 B 中含有一个元素 0,自然 A 中“元素”也是 B 中元素.由上述特殊性可得其一般性,即集合 A 都是集合 B 的一部分.从而有下述结论.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 A 与 B,如果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 A 包含于集合 B ,或集合 B 包含集合 A . 记作 A B (或 B A ),这时我们也说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 . 请同学们各自举两个例子,互相交换看法,验证所举例子是否符合定义.2.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 A 与 B,如果,并且,我们就说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AB 或 BA, 读作 A 真包含于 B 或 B 真包含 A这应理解为:若 AB,且存在 b∈B,但 bA,称 A 是 B 的真子集.【注意】(1)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2)当集合 A 不包含于集合 B,或集合 B 不包含集合 A 时,则记作 A B(或 B A).如:A={2,4},B={3,5,7},则 A B.(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ΦA.(4)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