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牛顿第一定律【情景创设】1.静止的桌子必须用力去推才能动起来,动起来后如果把力撤掉桌子又会停下来,这是否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我们经常提到“物体处于某种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等,那么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参量中哪一个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标志呢?3.常见的柴油机、电动机等机器的底座非常的沉重,而参加作战任务的战斗机却要抛掉副油箱以减小重量,这是为什么呢?4.假如地球在某时刻不再受太阳和其他星体的任何力的作用,以后地球将怎样运动?【例题推荐】例 1 在足球场上,为了不使足球停下来,运动员带球前进必须不断用脚轻轻地踢拨足球(即“盘带”)。骑自行车时,为了不使自行车减速,总要不断的用力蹬脚踏板。这些现象不正说明了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那为什么又说“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例 2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竖直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 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向前的力,使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 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 动。C. 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地必定偏向后面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明显而已。D. 人从起跳到落地,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人原来与火车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跳起后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 ,故由于人的 使人在水平方向上保持这样的速度,而火车做匀速运动速度也不变,因此当人落地时,仍在原处。请继续思考:若火车是加速行驶的,则人竖直向上跳起后还能落回原处吗?为什么? 。 例 3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停止用力,物体就会静止下来.三百多年前,意大利学者伽利略认为,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保持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 4.1-1 所示,其中有以下主要步骤:① 减小另一个 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 两个对接斜面,让静止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 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做持续的匀速运动。将上述实验设想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并指出 是经验事实, 是推论(只写序号即可)。 让我们再看看图 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