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三天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三天_第1页
1/4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三天_第2页
2/4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三天_第3页
3/4
第三天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降生( jiàng ) 耘耕( yún ) 晤面( wù ) 轮替( lún )2.预习思考① 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参考:“招手”、“辽阔”、 “工作”、“相逢”② 这首诗揭示了友情怎样的内涵?参考:诗中指出友情是朋友之间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揭示了友情的价值。③ 这首诗是通过怎样独特的视角,来讴歌真挚的友情的?参考:通过朋友别离这一特定视角,展开奇特的想象,讴歌了真挚的友情。④“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个比喻句的意思是什么?参考:诗人是借这个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3.认识作者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1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1923 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冯至 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以创作抒情诗著称,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直到抗战胜利。1946 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先后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别离》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内涵上侧重指出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揭示了友情的价值。意象和语言运用有特色。运用“挥手”、“辽阔”、“工作”、“相逢”等意象,以具体描写始,以抽象的感悟终,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和过程,融思于诗,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 冯至十四行诗,受德国现代主义作家里尔克的影响,表现了对于永恒,对于自然,对于流逝中万物的体验和思考。冯至说,里尔克“使我‘看’植物,不卑不亢忍受风雪,享受阳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没有急躁,担当风雨,忍受艰苦,默默地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诗中“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各自把各人的世界耘耕”等,就表达了这样的人生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又包含着时间意识。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勇敢地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三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