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人物”孔子学案(一)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及其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二)知识导学一、孔子其人1、时代背景:处于春秋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旧制度、旧秩序崩溃,阶级关系出新变化。2、孔子生平:春秋时期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没落的贵族家庭,家道中落。曾在鲁国从政,难以实现主张,后来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实践 他的主张,到处碰壁。晚年从事文教,他开创了私人办学,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言论被弟子记录在《论语》一书中。他整理了文化古籍诗、书、礼、乐、易,并撰写了鲁国史书《春秋》,合称“六经”。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内容: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实质是用仁礼来规范社会,建立和谐而有等级秩序的社会。1、“仁”:①从伦理来讲(建立在自然感情和同情心基础上):首先是“爱人”,先是“亲亲”,然后推己及人,其次是“忠恕”:②从政治观来讲:施行仁政,施仁政的关键在于“举贤人”,要求统治者“内圣外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然后施行仁政。任用贤人。(实质:人治)2、“礼”:就是周礼,西周时期形成的典章和制度。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相应提出“正名”思想,要使社会等级化和秩序化。当然他对周礼也主张“损益”,适当予以改良。3、教学思想:① 内容:注重从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② 对象:倡导“有教无类”,开创私人办学,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学在官府”;③ 目的:“学而优则仕”,成“君子”(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为社会培养治国人才。④ 方法: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推动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建构和传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其人生观:关注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还反对暴力和动乱,三、孔子的历史影响1、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对中华文化的建构和传承起了重要作用。2、奠定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既一定程度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3、对中国社会、乃至于世界都产生长久的影响。其思想观念渗透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对于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仍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影响东亚文化圈,对欧洲启蒙思想产生过一定影响。4、儒家纲常伦理,不利于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弘扬,宣扬的等级观念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