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人物”孙中山学案(一)课程标准: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史实。概述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二)学习导学一、追求救国之路(1894—1905)1、出生 1866 年广东香山县,曾在檀香山和香港学习,从“医人”走向“医国”。2、转变:1894 年 6 月主张改革并上书李鸿章未果,加上甲午战争的挫折,转向革命立场。3、开始革命:1894 年 11 月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主张。并策划广州起义。二、组建革命大同盟1、成立同盟会:1905 年在东京,孙中山任总理,黄兴任执行部庶务,政治纲领是三民主义,创办机关报《民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缔造民国:1、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发生于湖北,成立了湖北军政府,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建立中华民国: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成立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三十多项法令,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革文化教育。3、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从法律上确立民主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基本的人身权利与政治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议会民主和责任内阁制四、辛亥革命的失败: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政大权;对革命政府和清政府双施加压力;帝国主义支持 ;革命政府和孙中山软弱妥协。1912 年 2 月清朝皇帝退位,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有那些重要的历史功绩、怎样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①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②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直接、最重要的成果)。③ 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制定《临时约法》,推动政治近代化进程。④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最深远的意义)。⑤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五、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913—1922)1、发动二次革命:原因:袁世凯加紧专制。破坏《临时约法》,举借外债、扩张势力。阻止国民党组阁,刺杀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