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江苏栟茶中学高三物理考前赢分 30 天 第 13 天核心知识1.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 能。其表达式为:。(2)对动能的理解:动能是一个状态量,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对应.动能是标量.动能是相对的,它与参照物的选取密切相关.2.动能定理的表述: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⑴ 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⑵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⑶ 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⑷ 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⑸ 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4.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1)动能定理既适 用于恒力,也适用于变力;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其中的力可以是各种性质力,可以同时作用,也可分段作用,只要求出在作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和正负即可。这些正是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一个持续的过程,也适用于几个不同的全过程。即若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把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运动开始时和结束时的动能改变量。(3)动能定理既适用于质量恒定的物体,也适用于质量变化的物体。象水和空气等流体, 常需隔离一个“柱体微元”,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动能定理。(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一个物体,也适用于系统。当研究对象为系统时,组成系统的物体的总动能的变化量(系统内各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之和)等于相应时间内所有力(包括内力和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补差纠错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宇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 v=5m/s 的水平初速度由 a 点弹出,从 b 点进人轨道,依次经过“8002 ”后从 p 点水平抛出。小物体与地面 ab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3 ,不计其它机 械能损失。已知 ab 段长 L=1 . 5m,数字“0”的半径 R=0.2m,小物体质量 m=0 .0lkg ,g=10m/s2 。求:(2008 山东理综)( l )小物体从 p 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 )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