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届桃州中学高三物理导学案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课 题】§4.3 牛顿第二定律(2)【学习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2、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连接体和超、失重问题【知识要点】一、超重与失重1.超重与失重超重失重完全失重定义物 体 对 支 持 物 的 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 体 对 支 持 物 的 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 体 对 支 持 物 的 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产生条件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视重F=m(g+a)F=m(g-a)F=02.进一步理解(1)当出现超重、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没变化.(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而与速度无关.(3)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大小是 ma.(4)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二、瞬时加速度问题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瞬时作用力.1.中学物理中的“线”和“绳”是理想化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轻:其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等于零,且一根绳(或线)中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2)不可伸长:即无论绳子受力多大,绳子的长度不变,由此特点可知,绳子中的张力可以突变.2.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轻:其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等于零,同一弹簧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2)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橡皮绳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3)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要恢复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绳中的力不能突变.【典型例题】一、超重与失重【例 1】 (2010·浙江理综·14)如图 3 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大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A 对 B 的压力等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二、连接体问题【例 2】 如图所示,物体 M 和 m 紧靠着置于动摩擦因数为 μ 的斜面上,斜面倾角为 α,现施一沿斜面向上的力 F 作用于 M,M、m 共同沿斜面向上作加速运动,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