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苏 省 海 头 高 级 中 学 2012-2013 学 年 高 二 下 学 期 语 文 《 “ 龙腾 虎 掷 ” 的 稼 轩 词 》 导 学 案 苏 教 版学习目标】 1.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2. 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3. 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心境。【重点难点】 1. 体会词人的情感,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3. 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体会词人寄托的情感。【知识链接】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祖父辛赞,未及南渡,仕金历宿亳沂海诸州。辛弃疾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社生,号“辛党”。 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学习探究】一、课前自译:诵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并口头翻译。二、问题探讨: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1.《水龙吟》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12.《水龙吟》的下片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作者写这些历史人物有什么用意呢?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