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送董邵南序》导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送董邵南序》导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1/2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送董邵南序》导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2/2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送董邵南序》导学案 苏教版【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识记文中重要词语。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寓意。3、感受文章语气的委婉美。【知识链接】1.关于“序” 古代以“序”名篇的文章,有赠序一类,是为送别亲友而写的,内容多为颂赞勉励之辞。唐代赠序之作,以韩愈为最多。韩愈扩大了赠序的内容,不仅一般地叙友谊,话别情,而且述主张,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等。2.关于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以卓越的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董邵南,韩愈的朋友,是当时一个正直而不得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多次举进士不第,为谋出路准备到藩镇割据的河北。3.背景介绍:据史书记载,唐贞元年间,“仕途道塞,奏请难行”,而藩镇又“竞引豪杰为主谋”,因此许多不得志的士人相继去投奔藩镇,使得藩镇势力日益恣横。韩愈坚决反对藩镇割据,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希望统治者能广招贤才。但面对事实,他经常感到失望。处在这种政治背景下的董邵南尽管从小好学苦读,怀抱杰出才能,但几次赴长安应试都落榜。为了谋求出路,他将投奔河北藩镇。作为董邵南的朋友,韩愈不赞成董邵南投奔藩镇,去为不臣于朝廷的割据者效力,但他又同情董生的遭遇,且无力解决他的政治出路,故写此赠序。【学习过程】一、自读、理解文句1、读准加点字的字音:夫( )以子之不遇时 矧( )燕赵之士 恶知( )慕义强( )仁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1)郁郁适兹土(2)董生举进士(3)矧燕赵之土出于其性者哉(4)为我谢曰 3、各段重点词句: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4、翻译全文二、分析文章结构理路第 1 段:第 2 段:第 3 段:三、思考与探究1、“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 2、董生想去燕赵谋职的原因是什么?3、文中提到了哪几个“燕赵之士”他们共同特点是什么?4、韩愈是否赞同董邵南去燕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送董邵南序》导学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