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循环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流程图的循环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2. 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3. 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1. 选择结构及画法.2. 用流程图表示算法.教学难点: 1. 选择结构.2. 用流程图表示算法.教学方法: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北京获得了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你知道在申奥的最后阶段,国际奥委会是如何通过投票决定主办权归属的吗?对遴选出的 5 个申办城市进行表决的操作程序是: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总票数的一半,那么该城市就获得举办权;如果所有申办城市得票数都不超过总票数的一半,则将得票数最少的城市淘汰,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选出一个申办城市为止.2.问题:怎样用算法结构表述上面的操作过程?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算法表达,然后画出流程图.解:算法为: 投票; 统计票数,如果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总票数的一半,那么该城市就获得举办权,转,否则淘汰得票数最少的城市,转; 宣布主办城市.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1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 12 页图.三、建构数学1.循环结构的概念: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循环结构,先执行框,再判断给定的条件是否为假;若为假,则再执行,再判断给定的条件是否为假……,如此反复,直到为真,该循环过程结束.2.说明:(1)循环结构主要用在反复做某项工作的问题中;(2)循环结构是通过选择结构来实现. 3.思考:教材第 7 页图所示的算法中,哪些步骤构成了循环结构?四、数学运用1.循环结构举例.例 1 (教材第 13 页例 4)写出求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解:算法 1:逐一相加(见教材第 13 页); 算法 2: ; {使} ; {使} ; {求,乘积结果仍放在变量中} ; {使的值增加 1} 如果,转,否则输出.说明:1.算法 2 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2.算法 2 不仅形式简练,而且具有通用性、灵活性.其中,,组成一个循环,在实现算法时要反复多次执行,,步骤,直到执行时,经过判断,乘数已超过规定的数为止.算法流程图如右.2练习 1:写出求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