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条件语句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条件语句的格式及功能.2. 能初步用条件语句设计算法、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即编写程序).3. 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 条件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2. 用条件语句表示算法.教学难点:理解条件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教学方法:1. 通过实例,发展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分析的能力.2.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算法、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算法的能力.3.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条件语句,感受算法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 1 某居民区的物业管理部门每月按以下方法收取卫生费:3 人和 3 人以下的住户,每户收取 5 元;超过 3 人的住户,每超出 1 人加收 1.2 元.试设计算法,根据输入的人数计算应收取的卫生费?二、学生活动1. 学生思考后得出:若 用( 单 位 : 元 ) 表 示 应 收 取 的 费 用 ,表 示 住 户 的 人 口 数 , 则.1具体算法步骤如下:S1 输入;S2 若,则,否则;S3 输出.流程图如右图所示.从流程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选择结构,我们可以用条件语句来实现该过程.三、建构教学1.条件语句: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为:If-then-Else(如图 1 所示),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 2. “条件 A”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 1”表示满足条件 A 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 2”表示不满足条件 A 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 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 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符合条件 A,则执行 Then 后面的语句 1;若不符合条件 A,则执行 Else 后面的语句 2.问题 1 中的选择过程用条件语句可以表示为:Read Print 我们把步骤“” 称为“Then”分支,步骤“”称为“Else”分支.为了醒目和便于阅读这些分支一般缩进书写.四、数学运用1.例题:例 1 写出输入两个数 a 和 b,将较大的数打印出来的算法,写出伪代码,并画出流程图.2If 条件 A then 语句 1 Else 语句 2End If(图1 )否是满足条件?语句 1语句 2(图2 )If Then ElseEnd If解 算法:S1 输入 a,b;S2 若 a>b,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