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鱼水撰文谈工作体会:学习,使我不断地飞跃 编者按:宋鱼水,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十几年来,她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其中3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调解成功率达70%以上,收到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被当事人誉为“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宋鱼水主动探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商事案件审判规律,制造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办法,发表了十多篇对审判实践有主动意义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成为审判前沿的优秀带头人。 学习,使我不断地飞跃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 这些年来,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审理了上千起经济纠纷和知识产权案件,并主动探究适合我国国情最大限度化解纠纷的办案办法,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权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获得了很高的荣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我深深感到,年青人成长、进步的最重要的秘诀是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做一名优秀青年,一方面需要把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完成人格塑造。这两者都离不开学习。可以说,学习让我进入了职业的最佳状态,让我感受到工作是一种享受和欢乐,让我留下了探究真理的很多光彩的乐章。总之,每一阶段的学习都给予我法律人生以崭新的飞跃。 大学:我的第一次飞跃 1985年,我从一个美丽而不富饶的农村考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书,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法律人生。我在校的八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各项社会事业开始走上正轨,许多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现的年代。一批有思想和责任感的中青年法律学者辛勤耕耘,把大量的西方法律著作译介到国内。他们开设讲座、勤于著述,深刻影响和鼓舞着我们学习的热情,激发着我们轻易激动的思想。老师们的激情和广博深邃的知识给了我很多学业的启迪。在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我和同学们也常常借助于学校图书馆的优势阅读了很多自己感爱好的书籍。可以说,本科四年的学习,一方面为日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非常系统的学习和大学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开阔了眼界,启蒙了思想,确立了法律思维方式。 像我这样的农村大学生,是靠着国家的助学金培育成才的,忧国忧民思想常常体现在高度的政治热情当中。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单靠政治热情是不够的,我是在参加工作之后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常常会看到那些提审的犯人中有一些年轻人或少年犯,望着他们我感到心痛,我觉得他们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