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故事:拼“七巧板〞有感教学故事:拼“七巧板〞有感 教学故事:拼 七巧板 有感 二年级数学上册 七巧板 。 动手做 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也是国内外数学教育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有利于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排,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根底及本课时教学目标,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引入;二、动手操作:用两块板拼图 用三块板拼图 用一副七巧板拼图 看着样品合作拼 守株待兔 图;三、开放总结。 我是这样引入教学的:依次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火箭、兔子、公鸡、房子等图形,让学生猜猜像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七嘴八舌地猜,兴趣被激发出来。 我问: 这些美丽的图形,你们可知道用什么拼出来的? 学生异口同声答: 七巧板 。 这时我出示七巧板,说: 这就是七巧板,关于七巧板,你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 1: 七巧板中有 5 块三角形、1 块正方形、1 块平行四边形。 学生 2: 七巧板是中国人制造的,有二千多年了,后来传到日本,日本人很喜爱玩,后来又传到很多国家。 按备课时的设计,学生能说出七巧板中有几块三角形,几块正方形,几块平行四边形就行了,我接着介绍七巧板的来历。没想到学生知道得这么多,对七巧板这么熟悉,我惊奇地问学生: 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 学生 1: 我在幼儿园就知道了。 学生 2: 我是在网上查资料时看到的。 我又问: 以前玩过七巧板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大局部的学生都举起了小手。 回想我二年级时,连七巧板是啥样都没见过,什么也不懂,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二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懂得上网查资料,懂得根据一些现象进行简单的事情猜想了,真是了不得!看起来下面的教学不能按原先的设想进行了。 我说: 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聪慧的小脑袋瓜,利用七巧板拼摆美丽的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不会摆的小朋友看着课本的图形来摆。 学生们兴奋极了,随心所欲地利用七巧板拼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课堂气氛异常活泼。在小组里互相欣赏作品时,不断听到他们发出的一声声欢呼,我也受到了感染,仿佛回到青年时代,忍不住参加了拼摆的行列,欢乐着孩子们的欢乐,兴奋着孩子们的兴奋。 接着我出示课前拼好的 守株待兔 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名讲这个故事后,提出要求: 下面同学们就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这个故事。 学生们急不可待地拼起来。拼着拼着,有的学生发现问题了: 老师,一副七巧板不够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