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笔记听李虹霞老师《重建教室重整课程》报告有感老师笔记听李虹霞老师《重建教室重整课程》报告有感上周末在各位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有幸倾听了李虹霞老师的示范课、专题讲座,让我久久品味,感受颇深,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共享。一、老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从报告中我得知,李虹霞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她一个人带着三年级和一年级的两个班,每周满满 24 课时,可她感觉不到疲累、牢骚和埋怨。在担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她和学生一起还创立了“幸福教室〞。看着一幅幅她和孩子生活学习的幻灯片,听着孩子们那发自肺腑的感谢之词,我知道了李老师是一个制造幸福、感受幸福的人。教室能成为孩子幸福成长的精神乐园,决定教室容量大小的,不是孩子的丰富表情、学习的酸甜苦辣、钻研知识的忘我痴情而是老师的视野、智慧。做她的学生真幸福!能有这样一间幸福教室,能在幸福教室里学习、成长真幸福。可老师的幸福从何而来?在老师的心中有着不同的答案,各有各的幸福。但从李老师身上,我坚信:爱自己的孩子不容易,爱别人的孩子更不容易,将心比心,和孩子同甘共苦、一块成长彼此相互信任、理解、关爱,不牢骚、抱怨满腹,就是老师的幸福;不求多大回报,不求深奥的答案只管身心愉快的过程,才是老师的幸福。二、结合自身实际,适当地做好课程的统合。课程的统合,我们也尝试过,但今日幸福教室里的语文统合教学让我耳目一新,我看到了李老师的用心,触到了李老师的思想,在她的心中、眼中、嘴中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认真反思一下自己,仍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教育〞,每天也总是那么忙碌,每天仍要为个别不够积极的学生“开小灶〞,有时候还要加班加点,可教学效果高吗?做事贵在不仅具有前瞻性,而更重在坚持不懈,或许,我们把整合课程当做一两次的尝试,当做给孩子们的“惊喜〞,而李老师是在突破自己,突破他人,是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所以,我也要学习她的钉子精神,敢于钻研,在吃透教材的根底上进行必要的整合,比方章节顺序的调整、知识前后的衔接、课内与课外的重新组合等,让根底薄弱的学生跟得上、根底好的学生吃得好。三、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幸福教室里,一幅幅工整的毛笔字,一篇篇精致的绘画作文,一节节引人入胜的美读……孩子们深深地被她吸引,被她感动,被她震撼!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她的课堂民主、欢乐,他的学生乐群、好学、向上、上善,在幸福教室展现得淋漓尽致。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得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