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 1 仔细地倾听了顾老师的《整理与复习》,现在就顾老师的课说说我的看法。 一、课前沟通,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课前,顾老师首先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接着引导学生根据 P107 页上的表格提示进行了沟通。我认为,顾老师这一环节设计得很好。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跟上课老师之间比较陌生,上课的老师对学生的学情也不是很清楚,这样一来,既消除了孩子跟老师之间的陌生感,缩短了心理距离,上课的老师也大体上了解了一下学情,以便在接下来的课上有的放失。 二、创设情境,衔接零散知识板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中,顾老师创设了小华一家逛商场的情境,将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24 时记时法以及克和千克三个零散的知识板块衔接起来,避开了传统数学复习课讲、练、评的单调乏味,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三、微笑课堂,展示教者人格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对话,其前提是营建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整节课上,我们顾老师的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温柔、期待的微笑,让我如沐春风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相比之下,我自己的课堂氛围就没有她明主、平等,这将是我今后要努力的一个方面。微笑课堂,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愉快,何乐而不为呢? 四、建议 1.在某些具体知识点的梳理上,我们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放一放手。我个人认为;复习课,老师主要是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没有必要像老鸟喂食一样,把每个知识点都嚼碎了喂给学生。其实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抛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稍加点拨即可。比如在复习 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时,我在教学预案中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1)谁来举例说明如何把 24 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2)谁再来举例说明如何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 24 时计时法?(3)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完了之后,我准备了三组题进行反馈练习,第一组是将 24 时计时法改成普通计时法,第二组是把普通计法改成 24 时计时法,第三组“我是小包公”,推断改错。 2.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是不是可以出现一个“坡”度,这样孩子可以获得一种“跳一跳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