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法编写要点 2006-01-23内容摘要 施工工法是由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先进的施工管理组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工法应该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工法的语言结构和内容组成应该符合有关规定。 关键词 施工 工法 编写 要点 自从推行工法制度以来,工法的开发与应用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工法对建筑施工的指导作用也日益突出。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方法》)对于在建设系统推广和应用工法,加快和促进工法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和更深的层次进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管理办法》与早期的《施工企业实施工法制度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试行管理办法》)相比,在工法的编写内容上做出了许多更为明确的规定,因而有了更好的可操作性。 一 工法的定义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相结合,经过工程实践而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工法是具有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法律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也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工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程的施工。工法是从施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进适用的施工方法,又要回到施工实践中去使用。工法只能产生于施工实践之后,而不能产生于施工实践之前。工法是对先进的施工技术的总结与提高,编制施工工法的技术必须是经过施工实践验证过的成熟的或者比较成熟的技术。 2 工法的核心是工艺,是核心部分的关键技术与原理。工法的其他内容都是保证实现核心技术的必要手段。工法根据其核心技术的先进程度分为国家级(一级)、省(部)级(二级)和企业级(三级)等三个等级。工法的分级标准主要根据工法的关键技术所达到的先进程度和所制造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大小来确定。其中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者国际先进水平的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为国家级工法,关键技术达到省(部)级先进水平的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为省(部)级工法,关键技术达到本企业的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为企业级工法。企业所开发的施工工法的等级、数量、配套程度是衡量企业技术优势的重要武器。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重要技术储备。 3 工法是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施工规律性的总结和提高,因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用性。工法的服务对象是工程的施工,工法可以用于相似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法不论是针对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