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高话务区域寻呼成功率及拥塞解决方案探讨最近,我们对近期寻呼成功率下降比较严重的区域做了专题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对于提升寻呼性能、降低用户感知拥塞、解决部分高话务区域投诉等方面,也许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现初步汇报如下,希望大家多参加讨论。一、目前现状及主要问题自 9 月以来,全网多个局出现不同程度的寻呼成功率下降,尤其在校园高话务区域更为严重,而这些局的覆盖和质量性能变化不大,寻呼负荷也很低(如 35 局负荷不到 50%),但寻呼成功率依旧很低,有些局甚至从下午开始寻呼成功率就降低到 60%-70%。有些校园高话务小区进行扩容后,虽然 TCH 拥塞率有所缓解,但用户感知变化不大甚至下降,在一些区域甚至出现投诉增多的趋势。简单说来,问题可归纳为“覆盖、质量、负荷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寻呼性能严重下降”和“某些小区越扩容用户感觉越拥塞”这两个。二、原因分析及验证经分析,发现这些局寻呼拥塞很严重,而且都集中在了个别小区,主要是校园高话务小区但为什么寻呼负荷不高呢?因为我们计算 MSC 寻呼负荷时,默认每个 51 复帧中的 PCH 寻呼块有 8 个,这样寻呼容量约 20 万。但在某些校园高话务小区,立即指配数高达十几万甚至 20 万,按理论最大承载能力计算都要占去 7 个 CCCH,这样 PCH 能使用的 CCCH 块最多只有 2 个了,那么这个小区的寻呼容量就只有原来的 1/4,约 5 万了。因此,当整个局寻呼负荷只有 50%,即 10 万寻呼时,在这个小区至少有一半要失败。这还是按理论最大承载能力计算的,在现网中经统计有些小区的寻呼拥塞比例达到 90%以上,严重影响用户感知。并且,寻呼失败还会使二次寻呼比例迅速增加,寻呼容量降低,寻呼更加拥塞,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个别小区寻呼拥塞导致其寻呼性能严重恶化,导致整个局甚至全网寻呼性能下降。这样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在这些局大部分小区主叫和被叫都没问题,但在高话务小区被叫很难打,主叫却比较好打。而在校园区域以动感地带为主,用户被叫话务需求高过主叫因此更加重了用户感知以及对整个局寻呼性能的影响。之前若有投诉拥塞的小区首先想到扩容,但这种扩容只能增加 TCH 和 SDCCH,不能增加真正最稀缺的 CCCH,反而由于增加了话务从而增加立即指配最终导致寻呼性能更为恶化。若在这些小区进行扩容,例如从 10 载波扩容到 12 甚至 14 载波,虽然对于缓解 TCH 拥塞率有好处,但这样可能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