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瓷器微观观测学

瓷器微观观测学_第1页
1/26
瓷器微观观测学_第2页
2/26
瓷器微观观测学_第3页
3/26
“微观观测学”:破解隐藏于 元明瓷器釉下青花中的密码——谢长久 杨希伟 引言:“突围”指的是战争紧急状态下所实行的行动,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突出重围则可能获得新生,不出重围则可能走向死亡。当今藏界瓷器鉴定的混乱状况令人窒息,我们的藏家仿佛陷入了一个铁桶般牢实的包围圈。原因固然多多,但重要原因还在于藏家自己安于现状,没有“突围”意识。有了思想认识上的“突围”,才有可能使我们从经典旧义的束缚中走出来,实现瓷器鉴定知识、方法上的“突围”,去迎取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前景。 故宫博物院资深讨论员李辉炳先生不久前问世的新著(《青花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一书,对陶瓷鉴定方法作了这样的论述:“陶瓷鉴定学的讨论是一门艰辛的学问。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一些利欲熏心者,不惜引进现代科技,仿制或伪造陶瓷 ,混淆视线,牟取暴利,这给陶瓷鉴定带来了新的课题,这需要我们仔细对待。除了对过去传统的鉴定方法进行科学总结外,还要引进新的科学检测手段,以解决当前出现的新问题。 正如中医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法、西医用 CT 和核磁共振的诊断方法一样。手段不同,目标一致。文物鉴定工作也一样,传统方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可以说是将来文物鉴定的一个必定趋势。”这既是对陶瓷(瓷器)鉴定只靠“眼学”一学独尊亘古不变方法的大胆挑战,同时也指明了未来陶瓷鉴定学的目标和方向。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李辉炳老师不仅注重陶瓷鉴定的理论讨论,也特别重视陶瓷鉴定的实践与探究,与时俱进,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克服年纪大视力受限等困难,运用新的鉴瓷手段,对元代青花瓷器釉下铁锈斑微观痕迹状态进行细致观察,排比分析,提出自己不同以往的独到见解。这在国内外瓷器鉴定学上见诸著述的尚属首开先河,给人以极大震憾与启迪,其价值不可估量!一直以来,我们对陶瓷(瓷器)的鉴定都靠“眼学”,方便快捷,一目了然,而且较为准确可靠。可当现代高科技技术渗入陶瓷(瓷器)造假以后,情况急转直下,突然间瓷器收藏和鉴定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很多长期浸染收藏行业的藏家专家学者在经历一次次走眼后,不由自主地患上了赝品恐惧症,他们不再信任自己的慧眼,也不敢去认同别人的见解。特别是一些专家在面对平常难以见到、档次较高的藏品时他们已根本无法作出准确推断,为了掩饰尴尬或出于别的目的,无论真伪,一般都会作出赝品的结论。这样做,专家虽然规避了自己以后可能遇到的风险或纠纷,但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瓷器微观观测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