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送友人一、学习目标1、诗人写离情,感情真挚热诚无缠绵哀伤的情调。2、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3、体会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凄凉孤独的复杂感情。4、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二、课前预习1、字词过关酌( )邈( )孤蓬( )兹( ) 2、预习困惑三、课堂探究1、怎样理解《月下独酌四首》最后两句?揭示诗歌怎样的主旨。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2、《送友人》中诗人是如何巧妙的用眼前的景物来写离情的?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借“孤蓬”、“浮云”、“落日”、“斑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四、课后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诗后题目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怎样的心情。“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的一种孤寂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阳关古道苍凉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 75 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1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