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考点要求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两者要求有交叉。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方法指导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找关键句和中心句,论据前后的总括性语句也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基本思想倾向。应特别注意文本的开头两段和结尾,以及文本每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或抒发感情。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语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事物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有时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或对其他不同观点的评价来表现的这就要在比较中去把握。4.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并联系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这是分析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准确全面地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对作者生平和思想的概括了解。②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的了解。 ③对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了解。④对作品思想内容、主题、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评价。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方法指导1、审题思考写答案时要分清“三种语言”: ① 注意题干语言,明确筛选方向②筛选文本语言,确定答题依据③组织答案语言,提高答题准确度(整合、加工、转述)2、要先确定信息筛选区域,必须知道每段在讲什么,将题干在文中勾画出来。3、分层,不分层就会重复,划关键词句。4、根据题干确定答案的主语,将关键词整合起来,整合一定要扣题。5、分点清晰地罗列答题要点。四、解题示例1、 题目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者在文中对“独善其身”一词是如何理解的?好人的第二坏——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好人最大的毛病乃在消极有余积极不足叹气很多悍气太少。结果他们所能做的充其量只是“独善其身”而已绝不是“普渡众生”的好汉。但是最后坏人并不因为好人消极叹气就饶了他们坏人们还是要欺负好人使他们连最起码的“独善其身”也善不好连佛教中最低级的“自了汉”也做不成。最后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