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 瑟 夫 · 约 翰 · 汤 姆 生1884年,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瑞利因年老体衰而宣告辞职, 他推荐年仅27岁的汤姆生做他的继承人. 尽管人们对此行动感到惊奇和不安, 但是事实很快证明了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和明智的. 人们随即又赞杨起瑞利来了, 说他具有识才的慧眼!约瑟夫· 约翰· 汤姆生,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个专印大学课本的著书商,由于职业的关系,他父亲结识了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些教授。汤姆生从小就受到学者的影响,学习很认真,十四岁便考进入了曼彻斯特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受到了司徒华教授的精心指导,加上他自已的刻苦钻研,学业提高很快。1876年,即二十一岁时,他被保送进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1880年他参加了剑桥大学的学位考试,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取得学位,随后被选为三一学院学员,两年后又被任命为大学讲师。他在物理学方面具有很高修养的第一批成果是《论涡旋环的运动》和《论动力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应用》。1884年,汤姆生在瑞利的推荐下,担任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物理学教授。1897年汤姆生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的实验中,证明了电子的存在,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我们在做稀薄气体放电的实验中,如果继续抽出容器内的空气。在真空度较高的情况下接上高压电源后,阴极就会发出一种射击线来,它能使正对阴极的管壁发出绿色的荧光,这种射击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阴极射线是由什么组成的?十九世纪末时,有的科学家说它是光波;有的科学家说它是由带电的原子所组成;有的则说是由带阴电的微粒组成,众说纷纭,一时得不到公认的结论。英法的科学家和德国的科学家们对于阴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极射击线本质的争论,竟延续了二十多年。最后到1897年,在汤姆生的出色实验结果面前,真相才得以大白。汤姆生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将一块涂有硫化锌的小玻璃片,放在阴极射线所经过的路途上,看到硫化锌会发闪光。这说明硫化锌能显示出阴极射线的“径迹”。他发现在一般情况下,阴极射线是直线行进的,但当在射击线管的外面加上电场,或用一块蹄形磁铁跨放在射线管的外面,结果发现阴极射线都发生了偏折。根据其偏折的方向,不难判断出带电的性质。汤姆生在1897年得出结论:这些“射线”不是以太波,而是带负电的物质粒子。但他反问自已:“这些粒子是什么呢?它们是原子还是分子,还是处在更细的平衡状态中的物质?“这需要作更精细的实验. 当时还不知道比原子更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