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古瓷器》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一、阅读课文,理清结构。二、探索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学习重点、难点】抓住文中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学习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法 第一课时【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介绍 随笔,是散文的一支,是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章。中国从宋代起,凡杂记见闻也用此名。“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形式多样,短小活泼。解放后,随笔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近似。国际随笔、市场随笔、思想随笔、语文随笔皆属此类。优秀的随笔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为其特色。二、走近作者兰姆出身贫穷,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的亲信佣人。他七岁时进入为贫寒子弟而开设的伦敦基督慈幼学校念书,拉丁文学得很好,是高材生,可惜口吃,不能升入大学。他 14 岁即辍学自谋生活,先在伦敦南海公司、后在东印度公司整整做了三十六年职员,直到 50 岁退休。所以,他曾经开玩笑说自己的真正著作“全集”就是每天在公司里登录的那些大帐本。 兰姆的文学写作大部分是在下班之后业余进行的。他写过诗歌、传奇、剧本、莎剧论文。美术评论,还和玛利合写过一部《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这原是为英国儿童写的通俗读物,现已成为全世界莎剧初学者必读的入门书。 1818年,兰姆 43 岁,出了两卷《文集》,打算“封笔”了。但是《伦敦杂志》的一位有眼光的主编向他约稿,文章内容和形式都不限,月出一篇。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机遇。兰姆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写出自己最熟悉、最高兴写的东西。于是他借用一位老同事的名字“伊利亚”作为笔名,陆陆续续发表了大小六十多篇随笔散文.以后出版成为两本书,即《伊利亚随笔》(1823)和《伊利亚续笔》(1833)——这是兰姆最重要的代表作。 三、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理清结构。思考:文中哪些段落写到“古瓷器”?这样安排有什么特点?文章的思路如何?明确:文中第 1—7 段以及最后一段写到“古瓷器”,文中首尾部分都写了“古瓷器”,这样安排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根据文章内容安排的特点,我们很快了解了文章思路:古瓷器——回忆——古瓷器。四、品读有关回忆部分的语段。思考: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描写从前生活的例子。2姐姐如何看待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1文中分别举了买书、买画、旅行、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