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南 省 灵 宝 市 第 三 高 级 中 学 2012-2013 学 年 高二 语 文 上 学 期 《 朱 子 语 类 》 三 则 导 学 案 新人 教 版同学们,如果正缺钱的你在校园里捡到一个钱包你会怎么处理呢?如果在上课期间有人邀请你去网吧玩你特别喜欢玩的游戏,你又会怎么处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子语类》三则,一起来聆听朱老夫子的教诲。一、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朱熹及理学2 、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读书方法、理欲问题、义利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完成目标 1 (朗读关于朱熹及理学的相关资料:)1 、作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在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2 、理学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 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理学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3 、《朱子语类》:是朱熹与 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