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荆轲刺秦王》第 3 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 10——18 段。记住本部分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2.记住固定结构“有以”“无以”“所以”等词的译法,会翻译重点语句。3.赏析廷刺秦王一节。二、学法指导:朗读法 探究讨论法三、导学过程:导入: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送别”后,就发展到了事件的高潮。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最精彩的部分:廷刺秦王。 四、学生反复自读课文 10-18 段,借助课下注释,会准确解释以下字词。(一)实词:厚遗秦王宠臣 ( ) 比诸侯之列( ) 被八创( ) 使使以闻大王 ( )( ) 以次进 ( )愿大王少假借之( )( ) 发图( )图穷而匕首见(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秦王还柱而走( )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 断其左股 ( )(二)虚词: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为: 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而: 以次进 而乃以手共搏之以 以故荆轲逐秦王 乃 必得契约以报太子 乃欲以生劫之(三)通假字: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四)古今异义词:1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币 【古义】 郎中 【古义】 【今义】 【今义】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走 【古义】 提 【古义】 【今义】 【今义】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愿大王少假借之左右 【古义】 假借 【古义】 【今义】 【今义】(五)词类活用,指出词语活用类型,并翻译:前为谢曰 前: , 函封,燕王拜送于廷 函: , 使使以闻大王 闻: , 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 ,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 ,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箕: , (六)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嘉为( )先言于秦王曰 句式:省略句、 愿举国为内臣,比( )诸侯之列 句式:省略句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 )咸阳宫 句式:省略句而( )秦法,群臣侍(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句式:燕王拜送于廷 句式: 使( )毕使于前 句式:省略句、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 句式: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句式:固定句式,“无以”译为 事所以不成者 句式:固定句式,“所以”译为 2五、合作探究:1.文章成功的塑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