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1/3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3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3/3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学习重难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预习内容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 。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 、 的 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 活动 (观念变为现实)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 的存在变为 的存在,是人们把自己的思想、愿望、计划变成现实的活动。(2)特点A a 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b 实践的过程、结果具有客观性,受到 的制约B (不是消极、本能活动)实践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实 践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C (不是个人的孤立活动)a 社会性:实践活动不是 ,而是 b 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1)实践是认识 的 因为:(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因为:(3)实践是检验 因为:(4)实践是认识的 因为:二 探究活动活动一:下列属于实践的有( )① 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② 修身养性③ 我国航天科研人员分步实施“探月工程”④ 鹦鹉学舌⑤《物权法》颁布实施⑥ 全国人大代表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发表意见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⑧ 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活动二:把下面的俗语按照它体现的哲理归 类。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③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④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⑤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⑥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⑦ 书到用时方恨少⑧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⑩ 学以致用活动三:【辨析】1.盲目的实践活动说明有些实践活动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 )2.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3.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互联网等媒体获得知识,说明实践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