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孩子的血常规化验单 孩子生病去医院,血常规是最普遍的一项检查。大部分家长拿到化验结果后,都是“找箭头”,觉得有箭头的项目就是有问题,没箭头的项目就是没问题,其他的知之甚少,都是交由医生去诊断。但现实的情况是,一些综合医院(包括有的儿童医院)的血常规化验单所标示的正常值往往是成人血常规的标准。有的医生甚至也是凭借这些标准给孩子、尤其是婴幼儿诊断疾病,这样往往会做出南辕北辙的处理,造成错误用药,不但贻误病情,还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损害。所以,家长自己假如能读懂一些重要指标,就可以更有的放矢一些。下面我们就来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指标 1: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 这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项目。尤其在儿科急性发热、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是区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严重程度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也是血液病或者一些慢性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重要参考材料。 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 病毒感染: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一些血液病例中,白细胞总数过高或者过低。 当然以上的推断也要看孩子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不同年龄(月龄)段白细胞总数正常范围值是不同的,看下表: 结论: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假如一个 3 个月的孩子白细胞总数是 17×109/L,2 岁的孩子的白细胞总数是 12×109/L,都不能简单视为细菌感染,必须要结合临床表现和体征才能正确推断。 白细白细胞主要分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又包含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中以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突出:粒细胞出生后一周开始下降,其间以淋巴细胞占优势,约占 60%,中性粒细胞约为 30%;而在出生后 6 天内和 5~6岁后直至成人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优势,约占 65%,淋巴细胞则相反。 张大夫提醒:由于小孩子的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在各个年龄段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值去诊断孩子的疾病,而这通常也是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红指标 2:C 反应蛋白 孩子有感冒发热、咽痛等,带去医院看病,血常规化验报告中常有 C 反应蛋白升高的情况,很多人(包括一些医生)就会据此考虑为细菌感染,从而给予抗生素治疗。 实际上必须肯定的是, C 反应蛋白不是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人类 C 反应蛋白(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