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文化史)导学案 人民版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文化史)导学案 人民版_第1页
1/22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文化史)导学案 人民版_第2页
2/22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文化史)导学案 人民版_第3页
3/22
历史(必修 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点解读】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背景: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条件)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思想氛围宽松。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④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代表各自阶级利益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中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儒家、道家(老子和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等。 意义:①“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政治思想:①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②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这种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③他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主张逐步改良政治。④其哲学思想表现为“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略)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后人称之为“六经”。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一定的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2)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主张:①政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伦理观上“人性本善”。③价值观上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文化史)导学案 人民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