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含义;2.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性;3.掌握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4.掌握常用集合的表示方法;5.理解空集的含义。二.重 点 1。集合的含义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尤其是互异性;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三.难 点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3.描述法表示集合。四.教学过程(一)引例1.中国的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城市;2.本班:由在座的全部同学组成的一个集体;3.本校高一年级:由 1~11 班 11 个班级组成的一个集体。(二)新课1.集合的定义: 2 .集合的元素的概念: 3 .集合和集合元素的表示: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5.常用集合的字母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例 1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高个子的人; (2)小于 2011 的数; (3)和 2011 非常接近的数例 2 用合适的符号填空1. 1__N 1__Z 1__Q 1__R2. -1__N -1__Z -1__Q -1__R3. 0.5__N 0.5__Z 0.5__Q 0.5__R4. π __N π__Z π__Q π__R课堂练习 1 下列各题中的对象的全体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小于 5 的自然数;(2)本班所有的高个子同学;(3)所有大于 0 的负数;(4)不等式的整数解。 2 用合适的符号填空:1 若,则-1__A; 1 A2 若 C={x∈N|1≤x≤10},则 8___C,9.1___C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第 2 课时6.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2)★描述法:(3)图示法::7 8.数学中常见的集合(1)数集:方程的解集: 不等式的解集: 函数定义域: 函数的值域: (2)点集:函数的图象:: 、 曲线::例 3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所有的奇数;(2)小于 10 的整数组成的集合例 4.方程组的解集是( )A.B.C.D.课堂练习1.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和为 。 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和为 。2.已知,且,求的值。3.已知,且,求的值。4.已知集合,为实数。(1)若是空集,求的取值范围;(2)若是单元素集,求的值;(3)若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的取值范围。5(选做题)设非空集合满足以下条件:若(1)若,你能求出中的哪些元素?(2)求证:若(3)求证:集合中至少有三个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