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课标内容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概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4.概述 DNA 分子的复制。5.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基本要求1.通过“活动: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概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体会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多样性。2.概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感悟实验的严密性和逻辑的严谨性。3.简述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认同模型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阅读经典实验研究的资料,感悟科学家实验设计的优美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感受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增强热爱生命科学、学习生命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要求说明“小资料: DNA 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和“课外读:核酸的发现和研究”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第二节 DNA 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基本要求1.简述核酸的分子组成。2.概述 DNA 分子结构及其特点,认识到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性。3.在进行“活动: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运用建构模型的科学方法,感悟 DNA 双螺旋结构对称、简洁、和谐的科学美。发展要求说明1.“课外读:DNA 与 RNA 的化学成分比较”作课堂资料分析。2.“课外读: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的内容。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基本要求1.概述 DNA 分子的复制。2.通过“活动:探究 DNA 的复制过程”,感悟科学实验中蕴含的理性精神与求真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逐步领悟科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要求说明1.“活动:探究 DNA 的复制过程”只作课堂资料分析。2.“小资料: DNA 半保留复制的观察”不作要求。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基本要求1.列举 DNA 的功能。2.比较 DNA 与 RNA 的异同。3.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4.说明遗传密码和中心法则,养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5.概述基因的概念。发展要求比较复制、转录、翻译。说明20 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不要求记忆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 8 课时)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 课时第二节 DNA 的分子结构和特点2 课时(含活动 1 课时)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 复制1 课时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RNA 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