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备考建议作文素材 新人教版近年来,各地的高考作文在命题方面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人们称之为“新材料作文”。这类作文题目中所供的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所以,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高考将临,笔者不揣冒昧,再就“新材料作文”提几点建议,供应届考生们参考。 第一,审读材料,辨明类型。 材料按形式分,可分为文字材料(包括故事式和话语式)和图表材料(包括漫画和表格等);按数量分,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按内涵分,可分为显性材料(如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和隐性材料(如寓言、寓意类材料)。 故事式材料一般情节简单、内容集中,主要考查考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如去年浙江“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对故事式材料,要分清是事例型,还是比喻型;关注故事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考;关注故事的现实意义,联系人生,给人启迪。话语式材料以导向性的话语,暗中规定了立意的主要内涵和大致方向,如前年浙江“我的时间”材料中所指出的:“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材料中的提示语既有启发作用,也有限制作用,因而一定先要读懂并理解透;然后紧扣提示语的思维导向,来立意并选材、组材,揭示话语所蕴含的主旨。单则材料应把握其寓意和中心,既要大胆创新,又要防止离题;多则材料要试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或“异中辨异”,注重相互联系依存的辩证分析。显性材料的主旨一般较明确,无须多加引申;隐性材料往往以假托的故事(如去年全国卷的脱掉外衣和鞋袜挑担的故事)或拟人的寓言,来说明某个道理,有所寄寓,主旨往往是隐含的。审题时要由表及里地读懂画旨寓意,通过寓言或漫画的形象特征,把握本质,认真分析其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然后展开哦联想和想象,化虚为实,与现实对接,确定立意,找到与现实生活的类比点,进行逐层说理或铺叙。浙江高考作文虽一直没有用寓言和漫画做材料的先例,但考生在考前选读一些寓言或哲理性漫画,从中提炼出隐含的寓意和主旨来,写出表达主旨的一句话,这不失为一种审题的热身训练。第二,抓住关键,选好角度。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