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一语文《柳永词两首(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感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3.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1. 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2.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第一课时 《望海潮》【重点、难点】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知识链接】1、关于词 (《系统集成》21 页“学问 123”)2、作者介绍 柳永,诗作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作品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传说,《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垂涎江南大举进攻南宋。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 “粉丝”们相约赴其坟地祭扫,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3、背景介绍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反复诵读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完成《系统集成》“心有千千结”部分。2、听朗读录音(亦或教师范读),小组交流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 3、再读课文(配乐) 朗读指导: ① 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 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 ③ 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得恳切。 4、概括词的内容 (小组合作,代表展示)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小结:这首词描绘了一副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 【合作探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铺陈的手法。 2、这首词包含了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