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 3 专题《拿来主义》学案一 苏教版必修 3【学习目标】1. 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 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3. 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一、基础积累: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是笔名,浙江_______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年 5 月首次以“___________”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_》,以及大 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我们前面学过的《祝福》选自他的小说集《____________》。3.给加点字注音:冠冕堂皇( )吝啬( )玄虚( )蹩进( )脑髓( )残羮冷炙( )孱头( ) 自诩( )掘起( ) 磕头( ) 徘徊( ) 譬如( ) 国粹( )guān miǎn lìnsè xuán bié suǐ gēng zhì càn xǔ jué kē páihuái pì cuì二、自读课文 理清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______________”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1-2 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____________”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______________” 。3-4 段尖锐地指出“__________”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送去主义第二部分(5-9):阐明“____________”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 5 段,承上启下,提出“______________”。第 6 段,揭示“_____________”的危害性,实行“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性。第 7 段,揭示“_____________”的含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8 段是批判对待_________________的三种错误态度。1第 9 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