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塘月色 第三课时【教学设想】:再读课文,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赏析文章第五、六段,背诵第五、六段。【自主学习】1、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2、鉴赏修辞: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1、比喻句 ①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⑥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⑧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2、拟人句 ①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②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③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合作探究】1、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 5 节① 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② 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2、赏析课文第 6 段,① 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② 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目标检测】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