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中的高频考点注:前面加“※”号的仅对理科考生作要求,对文科考生不作要求。1.集合的包含关系与相等关系;2.集合的并集、交集和补集;3.命题及其关系、命题真假的判断;4.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5.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6.分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7.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8.函数的极值和最值;9.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1.函数的零点的分析和应用;12.函数的图象变换及应用;13.曲线的切线方程;14.用导数探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15.直观图和三视图;16.直线与直线的垂直;17.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8.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19.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20.直线和圆的方程;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22.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方程;23.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24.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5.程序的输出结果;26.互斥事件的概率;27.独立事件与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28.“至多”“至少”的概率问题;29.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30.随机变量的分布列(※);31.数学期望(※);32.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3.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4.向量的加减运算和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模;35.向量的平行与垂直;36.三角函数式的化简;37.三角函数式的求值;38.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39.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40.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41.累加法或累乘法解递推数列;42.等差或等数列的性质;43.数列的前 n 项和;44.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45.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46.不等式恒成立问题;47.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48.均值不等式的应用;49.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50.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51.数学归纳法(※);52.复数的概念及代数形式;5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