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考生答题情况分析2014 年高考是湖南实施新课改实验之后的第五次高考。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借鉴了我省历年高考数学命题的经验,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基础,从“继承经验、稳定发展、改革创新、突出选拔”等方面来体现课程标准的内涵、要求与理念。试卷在整体上体现了“知能并重、深化能力立意;突出作为数学核心的思维能力的考查;充分区别文、理科考生不同的学习要求”的基本风格和特色。1.理科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1 考生整体成绩统计对于人工评卷部分(包括填空题 25 分和解答题 75 分),考生的平均分、难度、0 分率及满分率见表. 1.1表 1.1 理科各题平均分、标准差、难度、0 分及满分情况 (样本数 188490)题号11-1314-16171819202122合计平均分6.646.179.467.536.482.682.921.6343.51难度0.660.410.790.630.560.210.220.130 分率19.122.510.415.2910.521.533.3940.5满分率51.897.46333.712.30.10.10.1标准差3.884.424.264.343.981.963.03227.87 (选择题得分:32.23)1.2 理科填空题:1.2.1 得分情况: 11-13 题满分 10 分,平均分 6.64 分,得分分布见表 1.2。表 1.2 理科 11-13 题分值分布分值055百分比19.129.151.8914-16 题满分 15 分,平均分 6.17 分,得分分布见表 1.3。表 1.3 理科 14-16 题分值分布分值0101015百分比22.53931.097.41.2.2 试题分析选做题符合考纲要求,题目不难,属容易题。必做题考查了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去年而言,本大题全是常规题,符合考生思维,没有创新题和自定义题,变化起伏较大。1.2.3 考生失分主要原因(1)审题不清,概念模糊。例 如 , 第 11 题 中 , 求 直 线 的 极 坐 标 方 程 , 写 成 直 线 方 程或 参 数 方 程(t 为参数),或将与的交点,写成(),导致结果为2。(2)公式化简错误。例如,将化成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时,化为或或等错误形式。(3)运算能力不强。如:①第 13 题,不考虑不等式的解,单方面由得到,或由得到。② 第 15 题,计算的值,一方面求点 F 的坐标出错,写成,另一方面用整体思想求解关于的二次方程出错。(4)书写不规范。如:①在阅卷过程中,“3”与“5”分辨不清,负号与数字相隔太近。② 第 11 题中,点的极坐标是(),而有的考生答题不规范,写出()、()等形状,于是得到、、、、等五花八门的结果。③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