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略谈对“物种”的几点理解

略谈对“物种”的几点理解_第1页
1/2
略谈对“物种”的几点理解_第2页
2/2
略谈对“物种”的几点理解洪东涯 杨成勇 (浙江苍南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325800) 在人教版《生物》(高中教材) 中,对物种的定义是: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species) ,简称为“种”(生殖种) 。这个概念从种群遗传学角度,把一切由于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生殖隔离,作为不同物种的区别依据,揭示物种的遗传学特征,是比较科学的定义。但是在平时教学中,学生会产生一些疑惑;这与初中学到的分类学知识,存在认识上的冲突。比如: ①无性生殖的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 ;香蕉(三倍体)等各为一个物种吗? ②公驴与母马产生骡子;母驴与公马产生驴骡。它们有雌雄之分,但高度不育,它们是否为一个物种呢? ③西瓜有三倍体的无籽西瓜,还有二倍体与四倍体,这些是同一物种吗? ④玫瑰和月季是不是同一种植物? 等诸如此类问题。教师要澄清这个狭义概念,应认识到它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1 自然界中的性分化现象生物界的生殖类型可以划分为无性与有性两大类型。性分化加速了自然界中生物的进化速率,使得同种生物在遗传与表型上呈现多态现象。有性生殖通过两性交配使基因发生了重组,后代变异程度加大,对环境具有更大的生活力与适应度。无性生殖在繁殖效率上是比较高的,经过“克隆”产生无性繁殖系,在变异的程度上比较低,其器官的“专业化”程度低,通过突变使其缓慢地进化。尽管有的原核生物也能通过性纤毛交换基因,进行“有性生殖”,但这与两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完成基因重组是大不相同的。有性生殖的生物,分化为雌雄两性,一个个体无法完成生殖,它们的繁殖通过群体(种群)来完成。性分化降低了繁殖效率与适应度,但后代的变异量却大大的增加了,提高了进化的速度。这是有性生殖在进化上的补偿策略,补偿有性生殖低繁殖效率上的不足。2 无性生殖的物种划分依据对无性生殖的物种,表型特征可作为识别和区分物种的重要依据。在《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中,对微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为基础,同时也应用一些鉴定菌株的更为专业的技术,如: 血清学、细菌噬菌体类型和某些遗传学方法如: DNA 中的GC的百分比和DNA - DNA的同源性分析。还有的可以通过形态学和染色反应来区别不同物种。至于某些高等植物,如:香蕉由于遗传上的原因,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进行有性生殖,通过营养生殖繁殖后代。在表型上香蕉与其他植物具有明显的区别,也具有本物种的特定的基因库,属于一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略谈对“物种”的几点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